淮北师范大学校徽校园依山而建,芳草茵茵,花木扶疏,景色怡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分相山校区、滨湖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5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4亿元,各类教室和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多所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哈町大学、罗杰?威廉斯大学、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蒙特利湾分校、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台湾世新大学、中华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上级部门高度肯定和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多次被评为“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先进集体”、“安徽省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9年来先后21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2009年被团中央确定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校园一角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
1981年获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
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名次。
2009年被团中央确定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
2009年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
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
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相山校区
淮北师范大学相山校区风光校园紧邻国家AAAA级景区相山风景区而建,环境优美。被安徽省建设厅首批授予“安徽省园林式单位”称号。2008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5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各类教室和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
滨湖校区
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在2004年30校庆申请修建,于2011通过申请开始修建,滨湖校区位于淮北市沱河东路北、朱山路西、化家湖(学海)南岸,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260亩,其中一期用地约720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高为5-6层,图书馆高9层,可容纳10000名学生。新校区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6月28正式日开工。2012年9月7至9日,信息学院院按照既定计划,把2009级、2010级、2011级共计3400名学生搬迁至风景秀丽的滨湖新校区。
研究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校园风光学校设有科研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科技处、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淮北师范大学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学研究项目9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2项,省级科研课题574项,被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12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
学术期刊
淮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古籍研究》、《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和报纸。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淮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淮北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体育、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研究简讯。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主要用于安徽文献学史和文献学具体内容的研究。
《古籍研究》:由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主要刊发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淮北师范大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及台湾地区16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全国性和全省性学术会议等形式,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且与其中8所高校(或机构)签有学生课程学习(学分认定)、学生交换、教师短期培训等具体合作项目协议。2008年至2013年,淮北师范大学每年派往国(境)外学习的学生10-20名,另派出约15名教师赴国外参加短期培训或为期半年至一年的访学研修。
淮北师范大学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3门省级课程(含精品、开放性、重点建设课程)。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9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2项,省级科研课题574项,被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12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67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24人。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3名,省教学名师6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名,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8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名,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4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名,安徽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14名。
学院名称 | 专业设置 |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告学 |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国际政治 |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 |
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教育科学与管理,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心理学 |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美术系,书法系,设计系 |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音乐学系,音乐表演系 |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英语系,日语系,翻译系 |
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 | |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历史学,系,社会学系,旅游学系 |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 |
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物理学(师范)、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日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学前教育 |
截至2013年8月学校有16个学院,19个研究所(中心)、65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教育硕士。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9个) | ||
中国语言文学 | 软件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教育学 | 艺术学 | 历史学 |
数学 | 生物学 | 化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化学 |
职务 | 姓名 | ||
---|---|---|---|
校长 | 王建刚 | ||
副校长 | 谢阳群 | 蔡雷 | 李福华 |
党委书记 | 王磊 | ||
党委副书记 | 王建刚 | 邓凡政 | |
纪委书记 | 朱德顺 |
政治界 | 任启亮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 李森 | 辽宁省辽源市委常委、副市长 |
邱爱军 |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 杨快利 | 安徽省,淮北市,经信委(国资委)主任 | |
彭介林 | 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 葛探宇 | 河南省博爱县委书记 | |
宋南平 | 原中国科协常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 陆学忠 | 安徽省,铜陵,县委常委 | |
安令裕 | 文化部机关党委,副书记 | 毛朝银 | 重庆市,南川,区委常委 | |
张晓武 | 安徽省淮北市,原副市长 | 宋宝儒 | 重庆市南川区委常委 | |
沈强 | 安徽省亳州市,市长 | 方来珊 | 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 | |
侯志明 | 四川省,内江市,副市长 | 王黎 | 辽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 | |
学界 | 乔建永 | 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原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 黄建军 | 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
魏捷 | 原,阜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2013年任安徽农业大学督导员 | 齐沪扬 | 上海师大,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博导,教授 | |
孙玉平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 | 乔均 |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 | |
吕绳振 | 安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 郭金,创 | 山东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 |
陈国龙 | 宿州,学院院长 | 夏文彧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 |
黄大勇 |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 | 许作良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 |
张秉衡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3研究所党委书记 | 方洋旺 | 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导 | |
张国宪 | 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 孙红哲 | 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 | |
杜其奎 |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导 | 周永贵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
刘添才 |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 | 汪少华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 | |
商界 | 粟维胜 | 佛山市动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 金远志 | 北京弘泽实业开发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
周岭 | 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红学家,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 | |||
文艺界 | 宁敬武 |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 | 孙叙伦 | 现为,《艺术界》,杂志社,总编 |
潘小平 | 现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安徽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安徽文学》执行主编,著名作家、评论家。 | 谭旭东 |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获奖作品为《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现为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 |
黄丽陆 | 2001年底,出任经济日报主办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副总编。2005年任副社长,主管杂志社的经营业务。2011年11月11月30日离职,并加盟其前任老板、《中国企业家》杂志社长刘东华创立的正和岛。 |
淮北师范大学校风
敬业、奉献
校训
博学慎思,励志敦行
教风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风
知行合一、学做真人
校徽
校徽为两同心圆轮廓,圆环上下部分分别为中英文校名,主色调为蓝色。内圆中为三本叠加的书本轮廓造型。圆形为圆满之意,三书重叠排列,其象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数字“三”,其内涵一则指知识、教育和学术研究,二则表示学校现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由最早的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到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再到淮北师范大学。校徽主基调采用蓝色,象征理想、科技与发展。
相山校区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相山校区邮编:235099
滨湖校区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滨湖校区邮编:235000
淮北师范大学与日本长崎短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2013年10月30日,淮北师范大学与日本长崎短期大学签署了交流合作意向书,正式确立了两校间的合作关系。签署协议后,双方将尽快实施交换生项目,长崎短期大学同意每年接受1-2名淮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含信息学院学生)到学校学习,并免去派遣的交换生学费。